《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高玉教授论文《论汉语的诗性与中国文学的“文学性”》

作者:时间:2023-09-09浏览:10设置

  我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高玉教授在《当代文坛》(2023年第2期)发表论文《论汉语的诗性与中国文学的“文学性”》(全文14000余字),被权威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转载。该文系高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项目编号:16ZDA190)阶段性成果。


  作者指出,“文学性”最初主要是从语言诗性的角度来定义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和英美“新批评”都主要是从语言诗性的角度研究文学,成就卓著。今天我们应该回到“文学性”的初始意义,回到从语言诗性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及其“文学性”。文学研究有各种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具有其合理性,而从语言诗性的角度研究文学则是最重要的模式。文学首先和最终都是语言的艺术,其“文学性”就在语言之中,文学语言没有“背后”,“透过”或者脱离语言研究文学都是违背文学本性的。从语言诗性的角度研究文学,其方法、对象、路径等都会发生变化。汉语是伟大的语言,具有诗性,汉语的诗性可以区分“古代”与“现代”两个维度,古代汉语的诗性主要体现在“字思维”以及含混性、音乐性、形象性、想象性、虚构性等方面,现代汉语的诗性主要体现在“词思维”以及直接性、歧义性、暗示性、情感性、叙事性、象征性、隐喻、陌生化、戏仿、矛盾组合、复杂语义、张力、悖论、反讽等方面。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前身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创刊于1984年,由原中央教育部决定创办,并委托上海市委主办,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华东政法学院等六所高校联合编辑出版,杂志社设立于上海师范大学,是共和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型学术文摘。根据浙师科研字[2021]16号文件,该期刊自2022年起认定为我校权威B类期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