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出土文献与汉字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主任是张涌泉教授。中心以语言文字研究和文献整理为重点,包括甲骨文、近代汉字的研究,以及敦煌文献等唐宋以来手写纸本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中心目前承担国家新闻出版“十一五规划”重大科技工程中华字库子课题手写纸本文献用字的搜集与整理项目。

 

中心资料室收藏以手写纸本文献为特色,包括图书与文物资料两类。图书有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公私所藏敦煌文献,明清宫廷档案,宋元以来徽州等地的契约文书等出版物3000余种。2013年以来,中心在张涌泉院长的带领下,其学术团队多次到浙江中部、南部开展田野调查,广泛搜集各类民间文书,迄今为止,购藏的元明以来民间文书总数已近10万件。内容涉及土地买卖、税赋劳役、商业往来、民事诉讼等方面,真实再现了浙江民间生活形态。每份契约文书都具有其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对于浙江文化保存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力争把中心资料室建成全国唯一的手写纸本文献资料库。

 

中心研究人员出版学术著作十余种,发表论文百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含重点项目一项、重大招标项目一项),省部级基金项目6项。其中尤以中华字库项目最为社会所关注,目前已完成第七节点的验收。本项目主要搜集和整理手写纸本文献中目前没有编码的字形,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手写纸本文献图像和字形数据库。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