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

作者:时间:2022-10-25浏览:10设置

1023日晚,我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人文报告厅举行。校中非企业跨国运营研究所所长兼博士生导师李杰义,院委副书记莫世亮担任评委。本次竞赛共有十个团队参与,我院部分本科生到场观看



“数字化赋能宗谱修复与乡风传承实践探究”为题,“写远追序,谱牒昭昭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建立数字博物馆,开办展览活动,弘扬家谱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从小学汉字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画说汉字”团队分析小学生不同的学情,将六书、绘本融入汉字教学,创新教育方法。“点亮角落”团队则聚焦社会问题,关注侵害儿童现象,着力于儿童保护工作。



立足碑刻文献,深掘文化价值。作为浙江省首个对省古书院碑刻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保护的团队石语探幽项目组充分认识到书院碑刻在文化传承上的重要性他们“重现蒙尘的瑰宝——浙江古书院碑刻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保护”为题采取建立碑刻数据库开展线下展览等方式,助力浙江省古书院碑刻文化的传承与宣传



“候鸟计划——童蒙文献视域下侨乡留守儿童德育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组与“串珠成链,文咏八婺”项目组分别就侨童精神世界需求诗路沿线村镇发展展开研究。两个项目团队联系地域特色,依托历史文献,为侨文化村镇与诗文化村镇发展提出对策。



“自从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运河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为进一步促进运河保护,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内涵,“唤醒不老的运河”项目组对大运河浙江段开展调研与实践活动



课题组研发三四六模式、“53”编剧模式,创作单元故事剧本、动画,为运河建设提供思路项目满足多层次文化需求让古老的运河重现往日光彩。

就莫世亮对项目创新性的疑问,小组成员立足学术性、实践性、成果性三方面,阐释课题在运河保护发展上的亮点



针对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物’农息民”团队依托现代化农业发展成果,开发集自动控制技术、远程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灌溉远程预测控制系统,为农业发展赋能。



  “什么是特殊儿童?”“什么是融合教育?”汇报人发问在场观众,引发全体深思。

  着眼设计残障儿童的融合教育绘本,“拥抱不一样的你”项目通过绘本研究、教学实验设计以及绘本创作等方式,将融合教育与绘本结合,为残障儿童发声。 



“感‘童’身受”课题组综合国内外资料,调查性教育绘本的应用现状。成员们立足本土语境,从基础研究、实践研究、总结问题、提出对策四方面展开探究他们罗列对策建议,为性教育绘本的创作、出版及教学应用提供参考路径。

面对李杰义有关项目创新点”的发问,小组成员表示,团队创作绘本反性别刻板印象”,人物形象具有颠覆性,突破了传统的性教育绘本创作内容



本次比赛为人文学子提供科研成果展示平台,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未来,我院也将继续以培育开拓进取的学术型人才为己任,推助学生研学能力稳步提升。


余佳倚、徐旭芬、柳康馨、陈欣怡/文 朱轩彤、寿恬宁、陈建强、汤鸿琼/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赛果公示】

 

特等奖

 

《重现蒙尘的瑰宝——浙江古书院碑刻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保护》

 

一等奖

 

《唤醒“不老”的运河——京杭大运河文化活态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

 

《感“童”身受——性别教育视角下的绘本出版与应用研究》

 

二等奖

 

《写远追序,谱牒昭昭——数字化赋能宗谱修复与乡风传承实践探究》

 

《候鸟计划——童蒙文献视域下侨乡留守儿童德育发展对策研究》

 

《画说汉字:小学汉字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三等奖

 

《串珠成链,文咏八婺——浙江金华诗路示范村镇的战略定位及具象塑造》

 

“物”农息民——智慧农业“最后一公里”灌溉先行者》

 

《拥抱不一样的你——残障主题绘本的融合教育实验》

 

《点亮角落——儿童防侵害社会问题调研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