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工作坊暨本科课堂教学听评课活动

作者:时间:2022-10-15浏览:10设置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近期我院本科教学督导组开展线上线下听课活动。1013日下午,我院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工作坊暨评课交流活动。院党委书记吴洪涛,教学督导委组长傅惠钧,督导桂栖鹏、高玉海、周旭东、刘力坚、刘永良参与评课,授课青年教师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吴洪涛强调评课活动对于我院青年教师长期发展具有巨大助益,期望通过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与教学督导间的交流,帮助新入职教师打好教学基础、“站稳”课堂。吴洪涛指出,青年教师群体是我院教师队伍中的有生力量,其壮大彰显着我院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次评课正是一次“把脉”“开方子”的好机会。


会议过程中,教学督导对在场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态度、备课工作给予较高评价。督导们逐一分享听课感受、评课结果,倾听授课教师的教学困惑并积极给出指导意见。

  


桂栖鹏从语言表达、PPT制作、材料引证三个方面给出评价。桂老师肯定青年教师备课认真、表达流畅、声音洪亮,PPT清晰且内容丰富,善于引导学生阅读并学习史料。同时,也提出建议,要把握上课语速,重点的内容可以重复;教学内容需要兼顾教材基础知识与学界前沿成果,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选修课与基础课教学内容重复的部分要少讲。


图片2


高玉海指出两位授课老师在课堂互动性、趣味性、教师个人风格方面具有可圈可点之处。高老师认为教师呈现上课画面能为学生线上学习增加沉浸感,鼓励大家线上教学开启摄像头;在课堂互动方面,建议教师的设问应避免过于专业化,以防止学生问答偏离课程主题。另外,结合自身教学心得,高老师给专业选修课《中国文学批评史》提供了有利于教学用的参考用书。


刘力坚肯定授课教师的教学知识点覆盖面广,课堂内容角度多、有深度,讲课逻辑层次清晰,且善于引入学术前沿成果。他强调课堂内容与内容之间衔接性仍需加强,在桂栖鹏的评课基础上提出教师应通过重复与多角度讲解着重突出重点内容。


周旭东就教师课堂互动以及如何应对中学与大学教材重复两个问题向在场诸位发起开放性探讨。“大学课堂是教师讲多一些还是学生讲多一些?”“讲点还是讲面?”“如何在学生中学知识体系框架下讲出新东西,让学生不至于提不起兴趣?”周旭东鼓励青年教师在这些方面探索新路。


图片3


刘永良认为授课教师在教态、课堂援引观点的准确性、对讲解内容的熟悉度等方面有不小进步。在鼓励教师加强课堂知识与专业知识适配性的基础上,刘永良进一步指出,授课应紧扣专业研究,充分利用教学材料等资源。在课堂布局方面,建议青年教师合理安排观看课外学习时长,注意把握课堂回顾时间。


傅惠钧创造性地提出“实、活、新”的好课标准。有内容、有方法是“实”,不把话讲死是“活”,吸收学术前沿鲜活的东西是“新”。傅惠钧特别指出,教师应明晰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对于专业人才培养应该起到的作用,要对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定位。在一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关性方面,建议青年教师应避免对学生已接受知识进行机械赘述和重复,挖掘深层次知识。在课堂内容上,傅惠钧赞扬授课教师引用交锋式的学术观点以启发学生思考的做法。站在学生角度,倡导简化PPT排版,启发青年教师探索让学生更好接受教学内容的方法。


各督评价过后,在场青年教师积极与督导交流个人看法,提出困惑。各位教师围绕“如何平衡教学实践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侧重点如何选取”等问题作热烈探讨。


7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评价,也是一场教学探讨,是新老教师相携并进的珍贵纪实。活动中督导对青年教师的关怀与期望,将成为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索引,指引他们提升自我,达成更优的教学目标。


(谢彦婷、徐怡寒、叶听雨、梁璇/文 余希、陈建强/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