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初心故事汇 | 李义敏:坚持党员初心,注重自我修心
2022年6月1日下午,“浙师初心故事汇”于人文学院会议室开讲。讲座由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的李义敏担任主讲人,学工办张健出席。
闭上眼睛,抛弃杂念。李义敏老师别开生面,带领大家以“冥想”的方式,回顾入党初心。通过分享参加“挑战杯”的经历,他启示在座学生党员应于忙碌与压力中静下来,叩问初心。
坚守党员初心,无悔立德树人。李义敏老师指出,多数人的入党初心是追求优秀,但不应迷失于一味追求学历、工作的世俗化生活。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如陈独秀等共产党人的初心从不是站在个人立场,而是为祖国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每个人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义敏老师表示,党员应保持“舍小我为大我”的初心。
针对互联网存在的情绪化发声现象,李义敏老师以“不理智”三字总结。他认为党员需在纷繁的信息世界中,保持理性、清醒的头脑。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在座学生党员更应该放下自我,以大爱温暖学生,以理性引导学生。
注重自我修心,培育君子人格。援引《论语》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句,李义敏老师表示,“大学最重要的是修心,修心最重要的是阅读经典。”通过几个生活化的例子,他分享自己将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体悟。
《道德经》“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启示大家无私奉献社会,传播正能量;《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励大家潜心修炼,成为惩恶扬善的“君子”;《论语》的中庸思想,帮助大家在学习与人际交往中保持不偏不倚。
讲座结束后,张健老师进行总结。身为党员,不仅要有个人温度和情怀,更要有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他表示,学生党员应在成长轨道上,建立精神坐标,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做有价值、正能量的事。“拥有更高的志气,更硬的骨气,更强的底气”,张健老师对学生党员提出期许。
最后在座学生党员互相交流初心与感悟,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以党为性,修炼自身素质,传承党员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