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文化跨学科合作研究暨论著结撰启动会在我院举行

作者:时间:2021-12-23浏览:45设置


    1222日下午,宋韵文化跨学科合作研究暨论著结撰启动会在人文学院四楼会议室举行。社科院副院长兼社会科学处处长冯昊青,我院院长葛永海,图文信息中心主任、江南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陈玉兰,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勇,人文学院副院长宋清秀,文传学院院长助理孙发成,以及我校从事宋代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相关研究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冯昊青指出,宋韵文化研究与人文学院已有的江南文化研究和浙学研究特色紧密相关。推动宋韵文化研究,对学科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认为,人文学院葛永海院长领衔组织多位学者合著以宋韵为主题的学术著作,具有突出的学术意义,必将产生显著的社会效应,希望凝心聚力,做成学术精品。



    葛永海认为宋韵文化是宋代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精华所凝,是具有中国气派的重要文化标识。本次编撰的学术著作所聚焦的“宋韵文化”特指具有浙江辨识度和风格特征的宋韵文化,故命之为“浙风宋韵”。本书立足于文、史、哲、艺四个维度,从物质基础到文学艺术,以至思想特质,将宋韵分解为“城市之韵、通俗文艺之韵、词之韵、诗文之韵、艺术之韵、思想之韵”六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的学理透视。通过探讨不同形态的文化类别所表现的重要特征,揭示其在宋代所确立的范型意义以及对于后世的深远影响。



    与会专家学者针对这部学术专著的篇章体例和文章内容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看法。陈玉兰提出通俗文艺和艺术两个章节可以合并进行论述;在展现宋代文化的同时,还需增补相关材料以体现宋代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刘天振针对“通俗文化”到“雅文化”的章节设定阐述了自己看法。慈波阐述了对“宋韵”一词的学术理解,并总结归纳了宋代诗文的特性及其范式意义。



    赵瑶丹指出著作中应有对宋代重要城市明州(今宁波)的论述。还应注意兼顾永嘉学派等宋代思想家的论述。姚建根也指出撰著者应论述浙江地区宋代城市文明的特性。


    孙发成提出将整合自己已有的学术成果,对宋代瓷器造型艺术、工艺美术设计的特点及后世影响展开阐述。杨勇的论著将选择宋代典型画作作为个案,阐述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金晓刚则认为要整合同类文章,提升总结的延伸感,体现宋代思想家的巨大影响力。



    经过一个下午的深入研讨,《浙风宋韵的多维审视》一书的结撰工作正式启动,与会专家学者表示,在书稿撰写过程中,力求从思想、社会、百姓生活、文学艺术等方面阐述宋韵文化,把握其多维内涵,充分展示其文化精髓、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返回原图
/